什麼是“蹦極”
當你站在40多米高的地方,兩邊是青山翠柏,腳下是流淌不息的河水,再過幾秒鐘,你就要從這裏跳下去,那種感覺確實驚心動魄。
也許你的心在劇烈地跳動,兩腿也不住地顫抖,但當你安然無恙地跳下去時,那種享受自由落體的滿足感將不可言喻,你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戰勝自我、挑戰極限的“英雄”。
“蹦極”就是跳躍者站在約40米以上(相當於10層樓高)高度的橋樑、塔頂、高樓、吊車甚至熱氣球上,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長長的橡皮條綁在踝關節處然後兩臂伸開,雙腿併攏,頭朝下跳下去。綁在跳躍者踝部的橡皮條很長,足以使跳躍者在空中享受幾秒鐘的“自由落體”。
當人體落到離地面一定距離時,橡皮繩被拉開、繃緊,阻止人體繼續下落,當到達最低點時,橡皮繩再次彈起,人被拉起,隨後,又落下,這樣反復多次直到橡皮繩的彈性消失為止,這就是蹦極的全過程。
“蹦極”的起源
“蹦極”又名“俯衝跳”,最早起源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群島中的一個叫彭特科斯特的島嶼。每年春天,島上都要舉行一種宗教儀式,在儀式上,勇敢的小夥子爬上一個高高的木臺,把用藤條編成的繩索捆在自己的踝部,然後頭朝下跳下來,成功者就會被人們認為有膽量,秋後一定有好收成。
1979年,“蹦極”開始在城市出現,當時,牛津大學冒險俱樂部的4名隊員,為了效仿彭特科斯特島人的宗教儀式,他們身穿緊身衣,頭戴大禮帽從三藩市的金門橋上跳下來,警方當即逮捕了其中的兩人,但是為時已晚,很多人聞風而動,這種新奇獨特而又極富挑戰性的休閒運動從此就誕生了。 |